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性教育 >> 正文

关于对党员党性教育问题的思考

   党性是一个共产党员的组织观念,包括理想信念、阶级觉悟、组织纪律性、宗旨意识、共产主义道德修养等等。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学习党的历史,深刻认识党的两个历史问题决议总结的经验教训,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坚定政治立场,明辨大是大非”。党性教育的核心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坚定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本文试对新形势下党员党性教育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对策措施建议。
    一、内容和要求
    按照《党章》和《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规定,共产党员的党性观念最基本的内容为六个方面: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观念,正确认识和处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尊重客观现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党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的观念,正确认识和处理现实和理想的关系;坚持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与党和人民的利益的关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观念,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组织、少数和多数、下级和上级、全党和中央的关系;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念,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员个人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坚持党的团结是党的生命的观念,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内团结和党内斗争的关系。我们说一个党员的党性观念强,就是指在工作、学习、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始终坚持这些基本观念,用这些基本的观念来自觉观察事物、处理问题,约束自己、改造自己。
    加强党性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几个总体要求:一是思想路线教育: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党性问题。二是理想信念教育: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纲领。三是党的宗旨教育: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坚持一切言论行动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四是群众路线教育: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五是组织纪律观念教育:中国共产党是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战斗部队,具有建立在广大党员高度自觉基础上的铁的纪律。六是党内民主教育: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二、问题症结
    当前党员在党性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从我们调查了解的情况看,群众反应比较强烈的突出问题有理想信念动摇、宗旨观念淡薄、缺乏民主作风、事业心责任感不强、贪图享乐比较严重等。这些问题不是个别党员的个别行为,在一些地方还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的,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必须高度重视、认真解决。究其原因,主要是:党员放松了主观世界的改造;党员的教育、管理以及选拔任用还存在薄弱环节;制度不健全,已有的制度落实不力;监督不到位;目前互联网、手机等新兴的信息传播与交流方式在监督体系中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调查中了解到,80%的被调查者不是通过互联网了解党性情况的,并且这个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就目前状况而言,我们党驾驭网络的能力有待提高,加上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且有炒作之嫌,使真正的网络监督难以形成。
    三、对策思考
    (一)推进党员教育创新,切实增强党性教育实效
    开展党性教育是党员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也是我们党赋予党员教育工作的重大使命。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把握党员干部群众的特点和干部成长规律,推进党性教育科学化,使党性教育更加富有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深刻性和鲜活性,无疑是党员教育工作应当下功夫破解的一个重要课题。
    1、创新教育理念,以更加开放的眼界和胸襟谋划党员教育工作,增强党性教育的时代性。党员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宽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就党性教育而言,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要求,而不同的时代党性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一是坚持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始终确保党性教育与时代同步。二是坚持改革创新,始终把实践作为检验党性教育成效的标尺。三是坚持传承历史,始终以更加开放的眼界谋划党性教育。只有赋予党性教育时代性、实践性、开放性特征,党性教育才会更具有生命力和鲜活性。
    2、创新课程设置,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多元化课程体系,增强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开展党性教育,要把培训需求调研、教学质量评估与研究作为课程开发与建设的基本依据,准确把握党员教育规律,始终把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在党员党性教育培训的内容与课程体系建设以及更新机制建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坚持组织需求与党员个体需求相结合。二是坚持科学性与主体性相结合。三是坚持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
    3、创新培训方式,在资源整合基础上实现资源优势向教学优势转化,增强党性教育的实效性。开展党员党性教育需要培训方式的创新。但对于党员教育机构而言,拥有资源优势并不等于拥有教学优势,关键是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而实现这种转化的有效方式就是开展现场教学。可以说现场教学发挥了“现场”的优势,把情景体验、生动直观、激情感悟和反思升华有机统一,在特定的时空场景中延伸了党员党性教育课堂,在党员党性教育中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把资源优势转化成教学优势是现场教学在党性教育中发挥独特作用的基本保障。二是在现场教学中教师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在现场教学的开展中具有独特性,要求教师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一要做到党史与现实相结合,增强教学的时代感。二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三要做到感性与理性的结合,增强教学的感染力。三是资源整合、需求调研和硬件建设是现场教学组织实施的基础。
    4、创新科研工作,以教学引领科研,以科研支撑教学,增强党性教育的深刻性。党性教育是培养人、塑造人、锻炼人、提高人的系统工程,有着特定的要求和内涵。因此,创新科研工作对于党性教育的开展是一项必要的选择。一是坚持教学为科研服务的原则,推进教学科研一体化。科研工作要为教学服务,做到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使教学工作建立在以科研为支撑的基础上。二是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建立和完善科研工作的开放机制。在科研工作中,一方面要注意挖掘自身的潜力,建立个人研究与集体攻关相结合的体制,促进科研活动由单兵作战向集体攻关转变,广泛参与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在争取党员教育工作者广泛参与的同时,注重组织精干的课题组进行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国内培训机构、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善于借助外力为我所用,形成多轮驱动科研工作上档次、上水平,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竞争力和学术影响力。三是注重调查研究,以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为导向。通过卓有成效的科研工作使教育培训工作更加贴近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和工作实际。
    5、创新师资配置,形成动态、开放、多样性的师资配备格局,增强党性教育的鲜活性。开展党员党性教育,对师资配置有着独特的内在要求。因此,在师资配置上,要根据党性教育的规律和特点,走出一条专兼结合的特色化师资队伍建设之路。一是坚持以德为先,建设素质精良、结构合理的专职教师队伍。二是坚持多元配置原则,构建符合培训需要的独特兼职教师队伍。三是坚持完善师资质量评价机制,形成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的师资队伍建设格局。
    (二)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进党性教育科学化
    党性锻炼没有止境,党员党性教育的探索也没有止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需要我们把握党性教育的新特点,探索党性教育的新规律,不断推动党性教育的科学化。
    1、坚持党性与发展党性相结合。坚持党性,就是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党史教育,坚持党的性质、宗旨,继承和发扬优良作风。发展党性,就是要把革命传统与时代要求结合起来,着眼于对现实问题的理论思考,对时代性课题的理性反思,找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一是用过去行之有效的党性标准同现在的环境相比较,用正确的经验和优良的传统同现在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相比较,用老一辈革命家的事迹同新时期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变化相比较,在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中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二是把握中国共产党的党性特点与执政党的党性特点的交叉点。长期执政对我们既提出了新的挑战,也赋予了党性新的内涵。民主竞争意识、开放发展意识、责任意识、和谐意识,这些都是党性特点在执政条件下的新发展。所以,一方面要坚持共产党的党性原则,另一方面要探索政党执政的一般规律,围绕“执政党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怎样才算合格”这一重大课题开展党性教育。三是探索党员干部群众分级分类党性教育机制。要针对不同级别、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党员干部群众,结合各自的专业背景、风格气质、个性差异,探索党性修养的具体标准,体现党性教育的时代性。
    2、坚持市场经济法则与坚持党性原则相结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党员干部群众面临的一个重大考验。一方面,发展市场经济允许党员干部追求个人合理合法的利益,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又具有利益诱惑性,在追求利益过程中如果信念动摇,会出现以公权谋取私利的现象,削弱党性。所以,开展党员党性教育,有一个坚持市场经济法则与坚持党性原则相结合的问题。一是结合人的基本需求,从人性、个性的角度开展党性教育。二是把关爱干部与严格教育干部结合起来。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科学化的核心是把握规律。表现在党性教育中,就是要针对党员的心理变化规律和成长规律,对党员干部群众开展经常性的利益观教育,做到集中教育与日常教育相结合,增强党性教育的针对性。
    3、坚持熔炉建设与坚持文化建设相结合。党校干校是党性修养的熔炉。通过这个熔炉,对党员干部群众进行党的基本纲领、基本路线、基本理论、基本经验教育,锻造品格,锤炼党性。这种共产党人的熔炉建设,主要是从阶级的角度、意识形态的角度开展的。党员党性教育的实践表明,党员干部不但对党史党建、革命史教育感兴趣,而且对教师把党性知识融人到历史文化当中,从文化文明、民族精神的角度讲授革命传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启示我们,加强党员党性教育可以在熔炉建设与文化建设的结合点上做文章。一是党性教育要以文化的形式出现,“润物细无声”。比如,艰苦奋斗不仅是一种革命品德,而且是一种文化习惯,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勤政廉政不仅是一种党性要求,也是一种文化体现。这些内容,都可以同历史文化、民族精神结合起来,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二是党性教育要增添人文的内容。三是党性教育要从反对封建残余文化的角度开展。例如,发展党内民主,就需要有相应的党内文化作支撑。邓小平曾经指出:“不彻底消灭这种家长制作风,就根本谈不上什么党内民主,什么社会主义民主。”这就是说,家长制作风作为封建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与党性是格格不入的。
    4、坚持思想教育与坚持制度监督相结合。从思想教育与制度监督的结合点上,对党员干部群众开展党性教育,要围绕“党性不易深入”的难点建立健全制度。要深入分析哪些时候容易发生理想信念动摇,哪些时候容易偏离党的政策纪律,哪些场合容易产生冒险侥幸心理。针对这些问题,坚持和完善学习教育制度、党性定期分析制度、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制度,依靠制度对党员干部起到提醒、警醒、督促的作用。个人修养也好,组织监督也好,都离不开批评与自我批评。保持优良作风,形成新的作风,需要思想教育与制度监督相结合。一是完善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制度,领导干部要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支部生活会,善于听取党员的不同意见,把党员的批评纳入党内决策的重要环节。二是建立健全通过民意调查等征求群众批评意见制度,自觉接受批评,反对和克服好人主义。三是鼓励党员讲真话、讲心里话,保护坚持党性原则的党员,营造民主讨论和民主监督环境,以科学制度保障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开展,增强党性教育的长效性。
    党员党性教育是党的建设基础工程,对于坚定理想信念,保持优良作风,具有重大意义。作为党员干部群众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时代要求,把握党员干部群众实际,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探索党员党性教育的新路子,为党员干部成长服务,为党的建设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服务。